9 幺
- 游戏
- 2025-05-11 00:16:53
- 12
看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 ,自己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低智商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教育方法,注重的是家庭教育,早期教育 ,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但孩子还有很多时间是在幼儿园或学校度过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也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因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 ,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 。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是方法不得当 ,有的则是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 ,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我们 ,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
老卡尔威特在早期看待卡尔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 ,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 。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们也一直在提倡"快乐教学" 。使孩子们能在我们的呵护下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使孩子不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而且使幼儿养成正确的生活卫生习惯 ,也是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 ,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 ,一起成长 。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 ,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 ,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 。孩子应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独立的能力,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永远不能依靠父母 ,要靠自己。
其实卡尔威特成功的经验从根本上是两条。一,家长素质高,家庭氛围好;二 ,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素质,而不是为了应试 。读过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觉到不仅仅是因为卡尔威特的聪明和天分 ,更多的还是卡尔威特的人格和品德,是老卡尔威特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神童"不仅仅是因为具有很高的智慧,有很高的学问 ,更重要的是由各种良好的习惯 、会与人友好相处、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的"神童"应该是快乐而健康的。一个人的童年时其实很短暂的,人的发展和超越都是在这短短的童年时期,作为幼儿教师 ,了解儿童期教育的重要性时非常必要的,另外,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 ,父母的知识和认识对孩子向哪方面发展,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 ,朝着对孩子负责的方面努力!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一个触动父母心弦的教育经典。在我眼前 ,老威特向我娓娓地讲述着他的教育方法,充分地表达着他的教育理念,喜悦地展示着他的教育成果,和我分享着他的开心与快乐。
在这本书里 ,老威特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育方法之中,又在教育方法中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教育理念,使得这个乡村牧师把自己智商并不高的的儿子培养教育成了一个人人竖起大拇指的天才:八、九岁的小卡尔能自由运用德语 、法语、意大利语等六国语言 ,通晓动物学、植物学 、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 。10岁进入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16岁被任命为法学教授,23岁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他的父亲精心教育的结果。
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 ,其禀赋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后天的教育 。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将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不当,即使是天才也会被毁掉。同时,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
在书中,老威特对小卡尔的培养教育是循循善诱的 ,是专注用心的,是遵从原则的,是全面发展的 ,又是愉快随心的 。这在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行为的培养,自我约束力的培养、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方面 ,通过守信 、善行、自律、学习诗歌 、音乐、数学、历史等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
曾经,我以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正可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老威特告诉我 ,学习可以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也可以是一个轻松的游戏,只要我们做家长的教育得当,就可以让孩子的学习轻松快乐而不是叫苦不迭。
曾经我以为“天才 ”在生活中只是一个书呆子 ,而小卡尔的成长之路告诉我,天才的童年可以很快乐,爱好可以很广泛 ,生活可以很丰富,梦想可以很美好 。
在这本书里,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很值得我们借鉴。总之,这真是一本很棒的书,他不但教会我们怎样教育好孩子 ,也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好家长。
三 、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介绍
《卡尔威特的教育》是2009年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卡尔·H.G.威特。本书最早在19世纪德国出版,1914年由Thomas Y.Crowell出版公司编辑爱丁顿·布鲁斯从哈佛大学的藏书馆里发掘出来 ,翻译成了英文出版 。经过几个世纪的流传,得到了许多著名教育学家的赞誉和推崇,而且由于它将思想和操作完美结合,使得无数有幸按照书中方法教育子女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好了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各位老铁们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卡尔威特的教育,以及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知识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则有哪些精髓
1、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 ,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 。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禀赋起着一定的影响 ,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能成长为天才 。教育不当,即使再大的天才也会被毁掉。他记载了他的孩子成长的过程 ,教育心得 、方法,提出了早期教育的理念。
2、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 。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 ,就是抓住最佳期。
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感到了你的关心和爱抚 ,这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 。这种教育训练是细小而繁琐的。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要随时随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 ,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它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
我从儿子四个月时起,在吃母乳前 ,先给他点蜜柑汁,后来又添加了香蕉泥、苹果泥 、胡萝卜泥、青菜粥等等。再过一段,开始给他喂汤 ,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大多数孩子爱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的最好食物 。然而,我儿子却不爱吃。我认为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 ,所以只给他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不让他吃肉 。
德国有句谚语,意思是“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看来食物同人的性格确有关系。曾经有人主张“菜食疗法” ,他们说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 。比如:给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发展孩子的美术兴趣;吃青豆易形成轻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 ,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没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儿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 ,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 。直到他能吃饭后 ,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作用于消化 ,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吃得过多除了障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 ,容易患上胃肠疾病。有人曾说过:“不同的胃,可以使人成为乐天派或是厌世者 。 ”胃病会使孩子忧闷,不愉快、不幸福,胃弱者绝对享受不到健康者的幸福。因此我严禁儿子随便吃点心 、零食 ,即使为了给他加强营养,也规定有固定的吃点心的时间。
人们见到我儿子时常说:“这孩子体格太好,不像个天才 。”看来;他们仍在坚持“才子多病”的旧观念。然而 ,这是毫无根据的。
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这是有根据的 。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 ,但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 ,如:韦伯斯特、布莱恩特、亨利·比卡 、卡尔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 、萨拉·本哈忒、朱里亚·乌德·浩、约韩·卫斯里 、路易斯、阿尔科克等 。这些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体格魁梧,很有力气。
儿子的健康一再使人们惊异 ,这是因为我从婴儿时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我首先把儿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天气晴朗时 ,我和妻子把儿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 。我注意让他的身体能自由自在的活动,不把他包起来 ,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把嘴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沐浴 ,呼吸新鲜空气 。州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主义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时 ,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 。
卡尔6周时,长得很大,像4个月的孩子。这是我们让他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进行运动的结果。这儿所说的运动是从他两、三周时开始,让他在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 。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所以,婴儿是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的。当然,不可勉强地做 。
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儿子抓住我的手指 ,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练得相当有力 ,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了条件。
我还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孩子就不原洗澡,所以,我一开始就注意调节水的温度 。我和妻子每天都给儿子洗澡 、按摩手脚 ,这样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的灵活。从儿子一岁时起,我就教他洗脸、洗手、刷牙 ,一天要洗几次,早起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牙。他吃完干面包后,也让他刷牙 ,并且从小时起就教他用手绢擦鼻涕 。
这样,经过营养和体能两方面的精心培育,卡尔从出生时体弱多病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儿子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 ,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我决定从训练他的五官(耳、目 、口、鼻、皮肤) 、刺激大脑发育开始 。因为听觉、视觉、味觉 、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 ,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那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 ,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是极其重要。在这方面我的儿子很幸运,他的母亲拥有很不错的嗓音 。从他未出生的时候起 ,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的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我虽然不会唱歌,但却经常他朗诵诗歌。
在儿子出生6周后,我就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 ,效果非常好。每当我朗读这部诗时,儿子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 。随着诗的语调变化,儿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 ,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儿子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 。
二、《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 ,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
一个偶然的机会,向同事借来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 ,读完序,翻翻目录,便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和其他教育类书籍刻板枯燥的文字不同 ,该书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正如作者在原书说明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琐碎,但我会尽力让大家看得生动有趣 ,使诸位既获教益又不嫌烦闷 。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它是19世纪的产物,但绝大多数的教育理念至今看来也是很正确甚至“时髦”的——其实它所蕴涵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谛。
他说:“我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 ,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只是想让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 ,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仅此而已 。 ”“我认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 、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所以全身心深爱儿子的他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时刻夸奖孩子妙处的同时 ,从不随便地过多地表扬、惯坏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专心致志 、敏捷灵巧、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当孩子的“恶习”出现苗头时,他会用巧妙的方法杜绝 。在用科学方法培养儿子智力的同时 ,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个父亲,他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点点滴滴,时刻注意其言行举止 ,并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我想,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教师,都会有着特别的收获和启示 。
就是因为这本书,让我更好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除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之外 ,我更重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告诉他们相互理解的力量;更注重他们的精神卫生,教他们面对失败 ,在游戏中体验人生。
我并不要求我的学生也成为卡尔威特那样的天才,但我确实希望他们能健康幸福。所有美好愿望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 。而这本书 ,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我指明了一条捷径。这位伟大的父亲啊,想必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如同史诗般印刻在了他的脑海 ,所以他才能如此细致如此清晰地书写出具体的方法,让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能有效地按着他的方法去做。
书的译者这样介绍:“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 ,都成功地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 。 ”也许我无法完全按照书中的方法培养我的学生,但是其中的很多方法都适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
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 ,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端庄 ,见闻各种高中低场合。
父母在家的教育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好的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并验证,用事半功倍的办法,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 ,有知识,不过我更鼓励跟别人一起玩,这也是交往的一部份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 ,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第一 ,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在这里,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影响健康和智力。在这里我还要加一点:要进行有氧运动 。活动方式快慢结合 ,以锻炼强健骨骼肌肉为主,竞技性的为辅。第二就是讲卫生,自不必多说了。
声乐和美术教育 ,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
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同时也要说明:付出了 ,不是绝对就有收获。)卡尔的做法比较简单:表现好就给一个戈比做奖励;新时代我们要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也要体验劳动的艰辛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百科全书,也无需变成百科全书 ,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 。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 ,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 ,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这不由又让我想到,其实一本好书就是这样 ,它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地支持帮助你,不断更新你的认知、活跃你的思维 ,给你丰富的源泉 、前进的动力,让你的视界更加广阔、生活充满希望 。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确实是一本育人宝典,正如有人所说:“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 ,都能成功地培养出极其优秀的孩子。”书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其实我也都有认识,但是让我吃惊的是,老卡尔维特仔细而彻底地贯彻了他的教育理想 ,一坚持就是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这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
这也使我想到了大家所熟知的一个故事:开学第一天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从今天开始 ,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 ,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 ,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 ,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 ,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
尽管这本书讲的是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方法。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 ,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
阅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中应该如何去做。我想在以后工作中,我将所学的科学方法更加高效的应用于工作中去。
我拜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 ,这是一本父亲成功教育孩子成才的教育故事,是一本家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手册,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指路灯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着自己对教育的认识。觉得,老卡尔的大部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我都是知道的。阅读学习之后 ,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我觉得有以下方面收获:
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低智商的儿子教育成为一个天才 。小卡尔维特八九岁时就能运用德、法 、意、英、拉丁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 、植物学、物理学、化学 ,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着名大学里授学 ,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1 、高尚的情操:有同情心,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多行善;活泼开朗 ,讲文明,讲礼貌 。
2、速成的智商: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从玩中学 ,快乐学。
3、强健的体质: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讲卫生,预防疾病 。
4 、高雅的情趣:声乐和美术教育 ,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5、勤劳的思想: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劳动光荣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
1、“成人化 ”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 ,老卡尔威特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 。
2、“民主化”教育: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 ,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老卡尔维特特别注重儿子的全面发展,他不仅要求儿子具备很高的知识水平,而且还要求儿子具备崇高的信仰和良好的品格。当小卡尔维特有了异常出色地表现时,为了让孩子没有骄傲感和自满感 ,老威特十分小心,努力不让小卡尔威特本人觉察自己的才能比别人出众,让孩子觉得很平常 ,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
3 、“快乐化”教育:卡尔威特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痛苦的学习训练基础上的,相反 ,学习是一种快乐。“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能在将来有所成就。 ”老卡尔维特认为性格决定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开朗直爽 ,那么他就很容易被人接受,就会交往活动范围广泛,就有走入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4、“个性化”教育: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时而教 、因事而教,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 。最使我受益的是书中的一句话:他优先考虑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为了让小卡尔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在儿子2岁以后,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买东西 ,也不论参加音乐会还是看歌剧,老卡尔去哪儿都带着他,让他从小就与身份各异的各阶层人士交往、谈话。这样做的结果是 ,儿子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从小到大从不怯生、不怯场。除了见人,还要见物 。只要有空 ,老卡尔就带儿子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 、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 、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以开阔他的眼界,增加他的见识。显然 ,在户外活动中教授知识最自然 、有效。而且,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而不直接走入生活当中,那么就连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可能充分地掌握 。
老卡尔提出对孩子赏罚要分明 ,讲究原则性。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散步,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弄脏了,她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见女儿大哭后 ,又塞给她一小块点心 。老卡尔提问发人深思,他问:“你为什么责骂女儿呢?”“她总是弄脏自己的裙子。 ”“可您又为什么给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他的行为还是给她受责骂后的补偿呢?”史太太哑口无言。老卡尔的话一针见血,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的确 ,要让孩子明确赏罚的界限,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 ,否则孩子自己都弄的糊里糊涂,那么赏罚就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了。对于一些‘禁令’,不能出尔反尔 ,否则孩子就会打下父母或老师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烙印。我在想,在教学工作中我是否也扮演了“史太太”呢,对学生赏罚是否分明 。有的“规矩 ”一旦成立 ,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教师要讲究原则性,言行一致 ,时间一长,学生就能会自觉地树立“分寸”意识。
书中提到,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 ,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 。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 ,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 ,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老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 ,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 ,“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 ,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 ”这些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还是非常可贵的。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也要抓住他们学习的最佳时期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此外,老卡尔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 ,也应该特别重视孩子的想象力,不要觉得他得到错误的结论就去批评孩子。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他不会犯“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 ,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必把孩子的脑袋分学科切成一块一块,不必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 。这样 ,他就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节约了孩子的大量精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老卡尔的教育思想 ,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小卡尔威特来教育,这样才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自信心、解决问题的恒心。
9 幺上一篇:猫国物语?猫旅馆物语